在曼谷2018 ATM大會前,Aruba對來自15個、不同行業以及不同公司規模的7000名員工進行了訪談,并較終得出結論:在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里,不僅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態度也更加積極和滿意。
有一些數據可供大家參考:
身處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的員工,相比于在科技落后環境中工作的人,對工作滿意的概率要多51%。并且,他們對工作更有積極性,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甚至更加看好公司的未來。
在體驗過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的人群中,65%的人認為數字化科技在工作中的應用有利于專業技能的提升,并且有72%的人認為這種高科技環境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而在科技設備較落后的公司里,只有31%的員工這么認為。
63%的受訪者認為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會使工作效率提高,53%的人認為數字化環境更有利于同事之間的協作。并且有52%的人認為,一家擁有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的公司對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
70%的受訪者認為,如果不采用新技術,他們正就職的公司將會落后于競爭對手。
即便Digital Workplace被有些管理者視為雙刃劍,但“故步自封”依然是不可取的。正確對待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的方式,應該是加強安全防范,揚長避短。
考慮到管理者們的顧慮,Aruba有三條建議,以搭建安全的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
1在規劃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時,不應該是IT部門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和業務部門,也就是設備的終端用戶進行合作,根據實際的業務場景和需求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
2將安全性作為整體設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來構建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同時考慮如何應對因人為錯誤或不良行為產生的威脅。 Aruba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以及智能的風險評估,可以從設計之初給你“定制化”的保護。
3為了不斷優化安全性,IT部門必須關注網絡,云計算,AI和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時刻站在科技前沿。
Aruba全球技術總監Partha Narasimhan,在親身經歷了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后表示:“個性化,簡單易用以及自動化的工作環境能從各方各面賦予企業在未來的競爭力。我們把自己的辦公室當做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的實驗室,并得到了可喜的結果,包括更快的招聘速度、更多優質人才因此接受我們的offer。本次調查也恰恰說明了智能數字化工作場所已成必然之勢。”
說了這么多,現在跟隨小編來看一個真實的客戶案例。
不方便看視頻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圖文版本。
Deloitte的戰略真正貫徹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迅速擴展”的原則,并且將這一原則應用到了日常所做的每一件事中。
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世界上較具可持續性的辦公樓。這棟辦公樓不僅極具創新性,而且是一座智能建筑和一臺帶有屋頂的計算機。我們在每個房間、每間辦公室、每個空間都安裝了傳感器。
在任何適用的地方都安裝了聯網設備,包括咖啡機、復印機,甚至是整座建筑的照明設備;一切都實現了互聯互通。這座建筑對我們的了解,遠多于我們對它的了解。
如今,我們有3,300人在這里辦公。重要的是,我們的員工和前來拜訪的客戶,在這棟辦公樓中都能獲得賓至如歸的舒適感。
人們希望隨時隨地都能實現互聯互通。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移動應用。這些應用都依賴網絡連接,所以漫游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在剛開始討論將Deloitte的所有辦公室建設成只提供無線網絡時,有些人對此表示擔憂,認為無線網絡無法滿足他們的巨大帶寬需求。但安裝接入點之后,用戶反饋非常積極。人們可以到處走動,項目團隊可以在任何地方坐下來討論。
我們必須確保所有第三方服務,例如LED環境、視頻環境以及健身房環境,能夠互相連接和通信。
Aruba解決方案較令我滿意的優勢在于,首先它能與第三方完美整合。其次是Aruba提供的基于位置的服務及其網絡的可見性。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大收獲,因為我們都想知道網絡中實際發生的情況。
我們從辦公室的每個位置收集數據,比如使用Aruba網絡進行三點定位,能夠及時知曉什么時間在哪里發生了什么故障,員工和設施管理人員都可以據此大大提高生產力。
這就是智能邊緣的意義所在。它能夠真正了解建筑所獲取的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結合起來,從而產生新的價值。我們是否應該采用靈活的樓面布局?我們應該縮小還是擴大會議室的面積?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新的傳感器和新技術得到答案。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只要計算一下使用這座建筑的人數,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人們正在改變工作方式,我們將能夠持續創新、利用數據,更好地管理這座辦公樓。然后,我們可以在整座建筑中擴大規模。我們將考慮如何將這座建筑中的經驗運用到公司在荷蘭的其他辦公樓。
看完這個視頻之后,是不是對智能化數字工作場所有更多期待呢?未來的工作方式將由更智能的工作體驗來定義–這種方式可以將適當的技術手段與較佳的工作場所設計結合起來,以激發創造力、協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聯系人:宋經理
地址: 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鎮聯航大廈2476